青海科技赋能云庭审

2024/12/4 来源:不详

原标题:科技赋能“云庭审”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郭佳通讯员席春梅“现在开庭。”5月22日9时,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人民法院利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设的融合庭审系统开启了一场有技术含量的在线庭审……“审判长,案件的一名被告人无法参加庭审,怎么办?”5月22日,在兴海县人民法院准备开庭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法官助理尕毛洁经核实一被告人羁押在外省看守所,该看守所距兴海县有多公里。随即,审判长马上联系技术人员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和信息技术处提起远程审理该案件的技术保障需求。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和信息技术处接到兴海县人民法院庭审保障申请后,立即组建了以法院审判管理和信息技术处副处长杜生涛带队的保障专班,第一时间与兴海县人民法院沟通确认远程庭审具体工作。杜生涛了解得知,兴海县人民法院现有两个审判法庭,一个审判法庭空间较小,无法容纳较多的参庭人员和旁听人员;另一个审判法庭信息化设备建于年,不具备远程开庭功能。庭审现场。图片由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应该采用异地组网的方式。”“法庭设备不支持异地组网。”“那么是不是可以转换思路对法庭的小鱼设备进行技术变通处理……”目前的审判法庭现状不足以支撑远程开庭的业务需求,保障专班的技术人员展开探讨。最终,经过保障专班的技术人员综合考量,一致决定使用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设的小鱼易联双引擎视频平台对接兴海县人民法院年建设的审判法庭内的庭审主机完成此次远程庭审。该平台可以将不同网系的会议设备有效进行互联互通,达到异地组会、异网组会的目的,从而解决当前的技术困境。说干就干,兴海县人民法院与保障专班技术人员依托青海跨网系融合庭审系统,通过网络组网、音视频协议转换等完成了技术联调测试,成功将远在多公里之外的跨部门、跨地区看守所在押人员音视频信息成功接入法院专网。当日9时,庭审正式开始,经过线上庭审质证、答辩、被告人陈述等法定环节,庭审于13时顺利闭庭。整个庭审过程音视频信号清晰流畅、网络稳定顺畅。庭审后,如何完成笔录签字又成了摆在书记员眼前的难题。“寄到看守所去签字然后再寄回来?太浪费时间了。”书记员伍燕说。“这个简单,可以用省高级人民法院研发的内外网电子签名来帮忙啊!”杜生涛说。几分钟后,看守所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便接收到了由兴海县人民法院发送的含有电子签名链接的短信,点击链接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后,被告人在线上确认了庭审笔录并签名,整个过程只花了几分钟。此次庭审保障工作为法官和案件当事人提供了多功能、全流程的庭审服务,节省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和时间。庭审过后,法官和助理们纷纷表示这次在线开庭科技含量非常高。近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秉持安全、实用、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将互联网技术要素与庭审规则深度融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省内外法院提供远程庭审、远程提讯技术保障。今后,省高级人民法院将以最高人民法院“一张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前端音视频资源,争取不断推动青海省各级人民法院数字庭审向安全稳定、轻量易用的目标纵深发展,实现各级法院多业务、多场景的业务诉求。来源:青海法治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