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西措绣出锦绣致富路

2022/12/2 来源:不详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54.html

85后、年轻党员、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脱贫致富带头人……未曾谋面,叶西措身上诸多的标签已让记者对这次采访充满了期待。

7月10日,我们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格萨尔商业街一间名为格拉夏的商铺见到了叶西措。高挑的身材,蓝T恤搭配牛仔裤,头发被扎成马尾随意甩在脑后,再配上小麦色的皮肤,干练的形象、轻快的步伐,一次关于致富的话题就在一句“我从小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多人都说我是个假小子”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

首次创业亏损收场

叶西措2008年从青海民族大学毕业后,从事保险销售工作。凭借着自己外向的性格和敢闯敢试的韧劲儿,短短三年时间,叶西措就积攒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可叶西措的志向远不于此,对于今后的发展,她有着自己的想法。“我身边有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她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我们就商量着一起干点什么,自己当老板,挣点钱。考虑再三,决定做虫草生意。”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2011年,首次尝试创业的叶西措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虫草生意中。可惜,这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期的回报。叶西措的第一次创业以亏损70万元收场。或许是骨子里有一股不愿服输的倔强,遭受失败的叶西措不仅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创业的决心。

不甘失败立志再来

再次创业谈何容易!资金来源、创业项目、发展模式……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更有优势?经历了失败的叶西措这次多了一份理性和思考。

经过认真考察,她将目光锁定在了手工藏绣上。“我是一名藏族女孩,自小就对我们本民族的服饰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手工藏绣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外地也很有市场。只是手工藏绣成本高,花费时间长,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像一套辫套(藏族服饰装饰),手工缝制的话就算是熟练工一个月最多做一套,价格也在4000元左右。”

如果将传统的手工藏绣变成机绣、批量生产呢?萌生这一想法的叶西措坐不住了。2013年起,叶西措数次赴广东佛山等地考察,学习内地服装加工厂的经验做法、购买先进设备、还从内地高薪聘请打版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做足这些筹备工作的叶西措终于在2015年9月成立了青海三域丝路藏文化有限公司,信心满满地开启了她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机器藏绣开了先河

“一开始,我就请了6名打版师进行图样调试,设计了10多种辫套,终于在2015年10月正式开始生产。为了打开销路,我雇了20多个销售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大部分都销往海南州、海东市等地。到了年底的时候一统计,发现卖出去了900多套。”极具风情的民族特色、独具匠心的工艺,再加上渗透式的销售模式,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为叶西措打开了藏绣的销路,170万元的营业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一下,叶西措的信心更足了。她坚信藏绣这种带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一定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她一边扩大经营范围,从藏族服饰到藏族工艺品,一边积极开拓销路,将产品卖到甘肃、西藏、四川等地。2018年6月,叶西措在尼泊尔设立了分公司。

“一针独绣”不算绣

如今,叶西措除了是青海三域丝路藏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脱贫致富带头人。

说起叶西措创业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她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我们当地有很多留守妇女,她们都有绣活的基础,但是因为要照顾一家老小无法外出务工,我就把半成品分发到她们手中,这样她们在家里就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完成绣品加工。完成一件,我就给一件的钱。这样她们增加收入,我也可以节省人工成本。”

叶西措说:“熟练的绣工一个月可以完成20套左右的绣品,即便是新手,一个月完成7、8套也不是难事儿。按照一套150元的工钱计算,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渐渐地,与叶西措合作的绣工由最初的20、30人增加到目前的130多人,覆盖兴海县14个村落,甚至一些周边县城的妇女也都慕名而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从事这份工作,从2017年8月开始,借助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场地,叶西措还成立了藏绣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刺绣老师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有意愿学习的妇女。

不忘初心带动致富 

叶西措所在的海南州兴海县,是三江源核心区域。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兴海县不少地区的牧民群众搬离了江源区、告别了传统的畜牧养殖生存方式。如何探索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让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谋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叶西措始终心系家乡的发展。“我出身于兴海县温泉乡盖什干村,自小家庭也比较困难。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11年前我们家就搬迁到了县城,因此我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眼界也开阔了。这才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国家一直支持我们大学生创业,在我创业过程中也给予了很多帮助,作为一名党员,在能力范围之内,我有义务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

叶西措的故事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完的,因为她自己大步向前的同时,还在带动着大家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一路行走。而且,还有很多像叶西措这样的创业者,他们的故事犹如一粒粒种子,慢慢地在青海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长大。

作者:乔文俊来源:青海羚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