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洋芋走出新路子青海日报

2025/4/30 来源:不详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x2vf0rk.html
村民劳务费分发现场。通讯员兴组宣摄青羚网讯(记者洪玉杰通讯员兴组宣)在团结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洋芋,也就是土豆。这段时间,原本是丰收后的农闲时节,是农民们温暖过冬的季节。但在最近,如何高效种植洋芋的问题成为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镇团结村的头等大事。种洋芋还要专门研究?只要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就是洋芋最佳生态适宜区和繁制种区,薯大、均匀、耐贮藏、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这都是洋芋的共性。带着疑问,12月15日,我们走进团结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现场。兴海县城海拔米左右,但离县城59公里、位于黄河中上游谷地的团结村,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日差较大,年差较小,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特别适宜种植小麦、蚕豆、油菜、土豆等农作物。今年年初,团结村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村党支部牵头整合资金66万元,流转22公顷耕地,确定了优质土豆“产销储”一体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按照党支部带领,合作社经营,与公司合作,农户参与的方式,创新采用订单模式,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种植青薯9号土豆进行销售。“今年村集体进账已经有3万元,累计吸纳富余劳动力余人次,发放工资近20万元,初步达到了村民增收与村集体增利双赢。”宣讲现场,联点帮扶的兴海县委组织部还没顾上将全会精神宣讲“小册子”分发给大家,村党支部书记薛生福就迫不及待地拿过话筒,通报村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情况,话音一落,赢得大家阵阵喝彩。群众抛出了有关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问题,宣讲组的党员干部一一解答,并建议大家站高谋远、借力借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周俊邦是村里的老党员,以前还担任过团结村的党支部书记,对村子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次宣讲,真是一堂好课,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任务,我很庆幸活在这么好的时代。回头我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争取也能当一回宣讲员,发挥发挥自己的余热。”周俊邦说。“订单种植‘减压’和反季销售‘增收’的效果日益彰显,老百姓对团结村集体经济发展信心十足,村两委及时通报村集体经济发展动态,我们更要将全会精神融会贯通,进一步找路子、想法子。要充分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从明年年初种植到年底采收中,动员建档立卡户、村留守人员参与生产过程,通过在家门口务工让‘肥水’都流到了村民的口袋里,形成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有效联结、集体与个人利益共享的良好发展局面。”县委组织部部长马海山接过话茬说道。台上,宣讲深入浅出、生动精彩;台下,凝心聚神,认真记录。在谈及“十四五”规划时,宣讲组成员从牧民们所关心的身边小事讲起,结合群众最关心的“老洋芋”何以走出新路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明年我们应该增加产量,再流转26公顷耕地,与县龙头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按照洋芋订单销售的模式,创新种植一些青储玉米,初步计划种植10公顷,按现在的市场价,除去成本差不多将收益8万元。”“现在日子好了,把村集体经济3万元,光伏扶贫收益资金9万元整合一下,购置玉米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高质量的生产生活。”……宣讲现场气氛高涨,一派热闹景象。作者:洪玉杰通讯员兴组宣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