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人民资讯

2023/3/11 来源:不详

人民网西宁4月30日电(蒋莹)回到岗位已经3个月了,但是党员包小燕、李长福、马淑珍3位医生还是时刻牵挂着海南藏族医院的情况,与当地医生之间的联系没有间断,帮扶还在继续。

近年来,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党委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下沉到边远牧区,医院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带不走”的医疗骨干,逐步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除疾苦。

正在进行医疗整治的包小燕。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供图

去年,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包小燕、骨一科副主任医师李长福、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马淑珍3人组成医疗医院开展医疗支援。

34岁的卓玛加患糖尿病已20年,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糖尿病指导,她的血糖控制得不是很好。“住院对于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原来医院治疗,医院就可以了。”卓玛加说。

“第一时间规范了糖尿病的诊疗,规范开展葡萄糖耐量试验,医院采购了糖尿病常用的基础药物,指导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包小燕介绍,在医疗支援期间,她们每月收治糖尿病患者十余例,通过一遍又一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健康的生活理念逐渐在患者心里扎了根。

“考虑是脓肿,软组织感染并坏死,建议先穿刺治疗。”一次偶然的救治,让李长福和12岁的扎西东珠一家结下了缘。当时,扎西东珠因右侧足背无明显诱因红、肿、热、医院内科就诊,李长福参加了小男孩的会诊。“孩子的家属不会说汉语,但是我能从她们的眼神中感受到强烈的信任。”李长福说。事实证明,李长福的判断是正确的,穿刺抽出大量脓液,孩子转危为安。

李长福正在与患者交谈。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供图

帮扶结束回到西宁后,李长福仍然牵挂着小扎西的恢复情况,当地外科医生与李长福取得联系,告知他孩子已经完全康复,李长福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医院超声科在心脏、周围血管超声诊断方面技术有了显著提升,尤其在进行常规检查的同时,新增了儿童先心病、胃肠超声、颅脑超声筛查,产前胎儿2级筛查等,为超声诊断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变化医院的帮扶。

医院帮扶的8个多月的时间里,马淑珍手把手指导科室医生检查手法,系统培训超声检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强化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各项诊疗常规,使医院的超声检查更加规范化。同时,马淑珍还手把手地教科室医生进行肾动脉、肾上腺的超声切面扫查,进行了颈动脉的超声标准切面和测量的示教,为他们规范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打下了基础。

在8个多月的工作和学习中,3位医生经历了春、夏、秋、冬,见证了兴海县子科滩大草原的壮美,也和当地的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文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