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羊产业助力高原乡村振兴

2023/1/26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忽悠 http://www.zherpaint.com/jydh/fysx/793.html

「本文来源:新华社」

年11月25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村民东周才让正在照顾自家养的小羊。新华社记者柳泽兴摄

新华社西宁12月14日电(记者李琳海、柳泽兴、耿辉凰)短短一年多时间,东周才让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儿。

冬天喂羊不再冻手冻脚、补给饲料不再“灰头土脸”、放羊也不用长途奔波,月月有工资,年底有分红……

东周才让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的牧民,曾经因妻子患病等原因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年11月25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村民东周才让正在给自家的羊倒饲料。新华社记者柳泽兴摄

年,东周才让一家生活迎来转机,村上成立的尕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藏羊养殖成为产业发展重点。

该村户人全部入股,藏羊、牦牛、耕地和草场也都折股量化,共入股草场3.91万亩、耕地0.26万亩,东周才让的生活有了奔头。

年11月25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让给羊喂食。新华社记者耿辉凰摄

次汗达哇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让说,合作社成立后,群众自筹引进优质藏羊只,村上陆续投资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占地亩的海南州藏羊产业优势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科研示范基地。

记者在基地看到,冷库区、养殖区、有机肥料区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给刚出生不久的小羊投放饲草料。

依托高效养殖技术,如今,在冬春枯草期放牧时间较传统养羊日均缩短4-5小时,采食天然牧草量日均减少50%,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和载畜量降低50%,母羊“一年一胎”转变为“两年三胎”,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智慧厂房全用太阳能照明,新增的保温层能有效保护羊群顺利越冬,我们还架设了监控设施,坐在办公室,用手机APP就能实时观测厂房内部情况。”多杰才让说。

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去年底,次汗达哇村人均收入.54元。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持续发力将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如今,青海畜牧业发展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初冬的几场雪覆盖了枯黄的牧场,巍巍祁连山下,一户普通的藏族牧民家中,炉子上正煮着一锅牦牛肉,一壶奶茶冒着热气。

屋外,蓝天白云下,刚刚下山的羊群在院落里休憩,仁青多也拿着手中的奶瓶给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喂奶。

仁青多也家所在的峨堡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东南部峨堡镇境内峨祁公路东段,全村有牧户户人。近年来,祁连县不断夯实藏羊养殖产业发展基础,为祁连藏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优势。

年11月25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的藏羊养殖基地,一群藏羊正在进食草料。新华社记者柳泽兴摄

目前,祁连县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登记注册家庭牧场75家,藏羊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祁连县县长贺生杰介绍,该县不断推进金融支农进程,以“政银担保”合作模式,撬动金融资本更多投入“三农”领域,累计担保金额2.96亿元,为农牧民降低融资成本余万元,藏羊政策性保险实现%全覆盖,为农牧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依托家乡特色资源,现在我已注册成立了家庭牧场,打算和村里其他牧户一起联户经营,流转草场搞规模化牛羊养殖,和乡亲们一起过上更好日子。”仁青多也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