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一家情深似海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

2025/3/25 来源:不详

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援青干部给学生授课。陶亚荣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本报记者洪玉杰医院开展手术。陶亚荣摄本报记者洪玉杰栾雨嘉从江苏到青海,距离很长,但作为唯一承担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双重任务的省份的大爱,这份情感更长,长的将援青干部和青海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从年党中央做出对口支援青海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始,就注定了“同饮一江水,苏青一家亲”深入人心的深情厚谊,援助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的每一寸土地。围绕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13年的援建,江苏省先后选派5批名干部人才前往海南州挂职工作,持续开展“组团式”支医支教,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36.03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个,共同谱写了海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最快、民生保障最优、社会环境最好的发展篇章,彰显了党中央对涉藏地区的亲切关怀和援建方的大爱无疆。打造“稳稳的幸福”7月18日,海南藏族自治州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标志着海南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推进海南州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结合海南州财政和江苏对口支援投入资金万元,依托华为“云计算”的海南州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利用5G低延时、大速率、高带宽优势特性为数字底座,结合VR、XR等增强现实技术以及智能触控画屏、8K超高清视频等高品质展示手段,为广大读者提供可视化、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式的阅读新体验,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海南”营造良好人文环境。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多年来,江苏省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举措,不断探索新路子、强化新举措、搭建新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海南州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当“江苏援建”的字医院新院区的墙面上,医院以崭新面貌正式对外开放,不仅能满足海南州民众藏医药医疗服务需求,对提高民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藏医药特色,弘扬藏医药文化传承民族传统医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援建项目就是好,实打实为我们群众着想,现在不出州,就能享受到江苏这么发达城市的医疗资源,想想都觉得幸福。”家住共和县沙珠玉乡的索南扎西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得到科学专业救治后如是说。正如海南州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马永红说,江苏援建扎扎实实突出一个“真”字,既真心实意,更真抓实干,还投入真金白银,更使得海南州医疗卫生系统真正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打造“带不走的队伍”饮水思源。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跨越千里的空间距离,却隔不断江苏对口援建海南州的暖流和力量,使其源源不断,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升华。走进兴海县子科滩镇,一个由江苏参与援建的易地扶贫搬迁村——安多民俗文化村映入眼帘。全村目前有户共多人,其中户由江苏为每户出资6万元参与帮扶。今年从江宁高中青海“海南民族班”毕业的季卉蕊拿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受益于江苏对口援建,我才能享受到如此好的教育资源,考上心仪的大学,真的很幸福!很感激!”季卉蕊由衷地说。贵南县茫曲镇毡匠村,原来村里坑坑洼洼的道路已经变得又宽又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宽敞明亮,休闲广场平整开阔,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从“患者转院”的常态到“专家坐诊”,江苏援青“组团式”医疗团队先医院建立管理体系13套,修订各类管理制度项,签署博士工作站建设、柔性人才引进等14项协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4项,海南州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援青13年,长路漫漫亦灿灿。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江苏援青队伍以海南州发展实际需求为主,不断丰富智力支援的特色和内涵,通过干部互派挂职、“组团式”支医支教、柔性引才等“组合拳”,提升海南州干部人才水平。“十四五”以来,实施13个智力支援项目,投入援青资金万元,帮助海南州培养了一支本地化、高素质、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打造“同饮一江水,苏青一家亲”何为援建?当一片仁心倾注于这片热土,真情在援建者与受援者之间酝酿传递,13年的时间,对援助者而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担当和灵魂洗礼;对受援方来说,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成长和能力再造。一批批援青干部从江苏各地奔赴而来,履行使命;一双双援助之手,将中央暖融融的关怀,将“高质量发展标杆”的热腾腾的情意倾注于高原,汇集成最温暖的力量!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为了同一个号召,同一个愿望,一路向西,只为这最温暖的力量传递。从特色农牧业到科学养殖业,从文旅融合发展到产业“四地”建设,哪里有优势产业,哪里就有江苏援建的倾力帮扶。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携手海南,正统筹推进新型清洁能源产业、现代生态农牧业、文化旅游及服务业、大数据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广大援青干部努力克服高原缺氧、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把海南作为第二故乡,主动融入当地群众,积极适应民族地区工作环境,展现了援青干部舍小家、顾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13年援青,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雪中送炭,更激起精神上的齐振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圣洁海南”更加坚信有对口支援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有各支援方的无私支援和广大援青干部的倾力奉献,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书写更加绚丽的海南篇章。《青海日报》(年09月05日第1版:要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