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述唐蕃两次联姻
2023/2/17 来源:不详北京治湿疹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贞观十五年(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景龙四年(年),金城公主又步她的后尘,到吐蕃和赞普弃隶蹜赞结婚。这两次联姻是唐蕃关系史上的佳话,也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象征。松赞干布也叫弃宗弄赞他是吐蕃的一代雄主。他的父亲论赞弄囊在年左右缔造松赞干布了统一的吐蕃国家。氏族贵族不甘心丧失特权,于年把他毒死。三年以后,年方十六岁的松赞干布削平叛乱,巩固统一,并陆续征服孙波、羊同等部。他定都逻些(今拉萨),订定法律,命臣民严格遵守。这些法律当然很残酷,剜眼、割鼻以至族诛无所不有,这在奴隶制社会中是不可能避免的。
当时吐蕃还没有文字;他派人到克什米尔等地学习古和阗文。这些人回国后,制定藏文字母,从此才有藏文。他从天竺、泥婆罗(今展泊尔)大食阿拉伯)招罗人才,包括手工业技师医师等,加速了吐蕃文化的发展。松赞干布非常热心和中原的大唐联系。他听说在他北面的吐谷浑王娶有唐朝公主希望得到同等待遇次向唐朝要求通婚。贞观十四年(年),禄东赞到长安带了大量珍宝,其中黄金就有五千两之多,用以夸示吐蕃国力之富,也用以表示请求通婚的诚意。这一次,唐太宗终于同意把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关于这次许配,有许多传说,最有趣的是要禄东赞在许多装束相同而且看不见面貌的女子中认出公主,禄东赞机智地认出了公主,才得到太宗的同意。
第二年的春天,文成公主动身了。江夏王李道宗奉文成公主命护送,他可能就是公主的父亲。文成入藏对吐蕃来说,是空前的盛事。松赞干布亲自领兵进驻柏海,然后留兵马,轻车减从到河源(今青海省兴海县东南)迎亲。文成公主出长安后,一步步往西方前进,跋涉一千几百里,才走完有唐朝郡县的旅程,也就是到了靠近今育海省西宁市的地方。再朝西南面去,大约又走了两兰百里,才到吐谷浑王诺曷体的驻地。诺曷钵受唐朝封为河源郡王,所以驻地叫称河源,其实黄河的源头远在它的西面,在柏海以西今名叫做约古宗列曲的河流。诺曷钵的夫人是唐朝弘化公主。文成公主到此小;稍解旅途势顿。松赞干布依女婿见岳父的礼仪渴见江夏王。
他看到唐朝人士的服饰礼仪;十分爱慕。他看了公主的随从人员和嫁妆,是高兴。公主带的人员,有贴身侍候的乳娘、宫女,有随行的属员,有乐队,有各种行业的能工巧匠,此外还有江夏王率领的护卫官兵。这支队在人数众多,装束各异,十分引人注目。公主的行李更是丰富,车辆上载着释迦佛像、金玉珍宝;也载有大量书籍,其中有佛经三百六十卷、工艺著作六十种、医药书籍一百多种、占卜用书三百种,等等。大队骤马的身上背着大量物资,有珍宝、绸、衣服以及各种日用物品。公主的锦缎垫帔绣有狮子、凤凰、树木、宝器的花纹公主骑乘的马配有金鞍玉辔;公主用的青铜镜磨得亮,照起来非常清楚因而有人竟以为照得出人的品质,可以用来识别善人和恶人。
松赞于布看了;打心眼里佩服唐朝高度发达的文明,也打心眼感谢贞观皇帝对吐蕃的深情厚意。他怕公主不习惯吐蕃的生活,令唐朝工匠先到逻些,指导当地人,建造唐式房屋,相传布达拉宫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建筑的。他先送江夏王回朝,自己和公主则等逻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回逻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回藏一事至今还有遗闻相传,也有遗迹可寻。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以南有文成公主庙当年公主曾在这里停留,随行人员把耕种、纺织的技术教给当地居民。他们在石壁上替公主造像,以留纪念。后来又造了庙。这座庙背山面水,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中有文成公主坐像,两旁有站立的佛像八尊,可见对公主推崇之高。像都在石壁上雕凿而成,极为精美。
从此向西南方行进,到沧江上游的吉曲,峡谷深幽,石壁上也雕有松赞和公主的像。公主到达逻些时,全城轰动,居民拥满街头,都想看到大唐公主的风采。拉萨的大昭寺大殿上供奉的释迦牟尼镀金像,是公主从长安带来的原物,一千三百多年来,保存不失。大昭寺是在公主入藏后建造的,公主于寺前手植的柳树,号为“唐柳”,又叫“公主柳”,也永为藏族人民所爱护。公主和松赞以及松赞另一位王后(泥婆罗公主)都在庙中有像。西藏人民纪念文成公主,历久不衰,根本原因在于文成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传说公主曾经亲自教藏族妇女纺织刺绣,她有一所名叫“甲萨康”的别墅,前面有六座石塔,黄色方形,相传是她为噶丹寺绣佛像的地方;另外有四座白色圆形的石塔,据说就是公主教藏女织布的地方。
后世纪念公主这些行动,在这里建筑了这些搽公主的随从人员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在吐蕃起了教师的作用。工匠们装置碾硙,从此藏族人民学会用水力磨青稞。其余如平整土地、挖田沟等技术,也由这些人传入吐蕃,使耕作技术有所提高。吐蕃人本有土生土长的医疗技术,公主带来了汉医,两者结合后,藏医又有发展。藏医名著《四部医典》显然吸收了汉医的知识。吐蕃贵族受了公主的影响,非常喜爱中原文化,派子弟到长安学习,向唐朝要书籍,要技工。这些行动对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十分有利,也对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的发展十分有利松赞干布享年不长,于年逝世,年仅三十四岁。文成公主到年才去世,其时已在唐高宗永隆元年。
从七世纪六十年代起,唐蕃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我在薛仁贵和他的子孙》篇中讲的大非川之,便是唐蕃间的一次大战。武则天时西南边防一直很吃紧。这利清形,对唐和吐蕃都很不利。吐蕃人民对于沉重的兵役负担,非常不满,热衷于战争的其实只有权臣论钦陵和几个兄弟他们就是为松赞干布求通婚的禄东赞的儿子。赞普器弩悉弄年幼时,论钦陵为所欲为惯了,赞普成年后自然不能忍耐。年(武周圣历二年),赞普用计杀死论钦陵,吐蕃攻扰唐境的力量削弱了。年(武周长安三年),器弩悉弄去世,儿子弃隶缩赞即位,年只七岁。吐蕃内部连年多事;执政大臣才感到穷兵黩武对国家没有好处,只有恢复唐蕃友好才是上策。
中宗景龙元年(年),吐蕃使者悉薰热到长安,宗答应把养女金城公主嫁给赞普。金城公主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守礼的父亲李贤在高宗时做过太子,后来被废,高宗死后又被武则天派的使者逼令自杀。礼被禁闭在深宫中多年。中宗收养他的女儿后来封为金城公主,说是养女,其实是侄孙女。公主远嫁时,中宗颁布的制书却说她是朕之小女”,似乎是女儿一辈。这大概有两重关系,一是唐朝人不大讲究礼法;二是说成皇帝幼女,表示对唐蕃关系特别看重景龙四年(年),中宗派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公主入藏。中宗亲自送到长安以西约八十多里的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在宴会的时候,中宗很动感情,悲涕歑欷,与群臣斌诗留念。
毕竟是从小就在身边长大的女孩儿(这年,弃隶赞十四岁,金城公主岁数不详,但从她的祖父和父亲的年龄来看,不会大于十三四岁),远赴吐蕃,总是不大舍得的。他再三叮嘱吐蕃使臣,又命令把始平县改名金城县,赦免当地囚犯,免除居民一年赋税。金城公主随带的物资和人员也极众多。缯帛一项就有几万匹,各种杂技工匠无不全备,还配备了当时著名的龟兹乐。吐蕃迎接公主的工作也很周到。在文成公主曾经路过的鹘莽峡(即当拉岭山口,在今青海和西藏交界处),特地凿山加宽道路。逻些人像欢迎文成公主一样,万人空巷,出来瞻仰公主的风采。赞普在今西藏山南乃东县的颇章村,为公主建一新城,让她居住。
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手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年)去世。:两度联姻使唐蕃称为甥舅之邦。唐蕃之间,虽则几度发生争战,有时还很激烈,然而汉藏两族的兄弟关系,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吐蕃贵族,还是贪立边功的唐朝将军,都是破坏不的。两公主入藏,一千多年来传为佳话,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另外,我想再加几句似乎是题外的话。唐长庆元年(年),吐蕃可黎可足赞普决心与唐朝重修旧好,派使者到长安要求会盟。唐穆宗同意了,命大臣与吐蕃使臣在长安西郊王会寺会盟。第二年,唐使者刘元鼎到吐蕃,与吐蕃大臣在逻些东哲堆园会盟。吐蕃并在大昭寺前立了会盟碑,以作纪念,表示和好的诚意。所以从唐朝一代的历史看,唐蕃和好毕竟是主流。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想看更多就